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施家祠和禹王宫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原来是用乌木打造的,也就难怪其不腐,周至也算是破了一个案子了。

    包括一些目前难以列入文物保护等级的瓷器,金属器,造像,建筑构件等,也是如此处理。

    “这话就别再乡亲们面前提。”负责介绍的涪陵文化馆老许就笑道:“冬暖夏凉,就意味着五谷不收。前几年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的老师来我们这儿考察,说我们这里孑遗植物有芒萁、里白、金毛狗、凤尾蕨、石松、海金沙、水杉、银杏等,完全称得上是‘第三纪植物避难所’。”

    有这样的底蕴在,珍溪在明清时期便建有九宫十八庙,还有按照当时流行定出的“珍溪八景”。

    珍溪是一条好像夹川高洞河那样的小河,小河还有几条小支流如小珍溪,渠溪河,碧溪河,周围绿树成荫,冬暖夏凉,当大家一起走上横街石板路上后,虽然在酷暑,却已经感觉不到多少暑气了。

    以三峡文保基金的能力,也就只能将这两处地方拆走,剩下的就只有看木料里边有价值的抬走,将来有机会倒倒手,还能够冲抵掉一部分的成本。

    到现在已经很多都消失了,不过万天宫、禹王宫,施家祠堂、宴家院子等地方还在。

    这是大禹治水到洛水,神龟献书的典故,加上伏羲在黄河遇到龙马献的图,合称“河图洛书”。

    禹王宫全国到处都是,因为禹王曾经会盟诸侯于涂山,因此禹王宫又称涂山祠,一般是将禹王和涂山氏夫妻一起祭祀,越容易出水患的地方,大家对禹王宫的建造就越是隆重,希望借助大禹夫妻的法力,镇压住水患。

    珍溪禹王宫的珍贵程度只能说一般,只有这个带像神龛需要搬走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